zhìshì

志士


拼音zhì shì
注音ㄓˋ ㄕˋ
词性名词

志士

词语解释

志士[ zhì shì ]

⒈  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。

爱国志士。

person of ideals and integrity;

引证解释

⒈  有远大志向的人。
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志士不忘在沟壑,勇士不忘丧其元。”
三国 魏 曹植 《赠徐干》诗:“志士营世业,小人亦不閒。”
唐 雍裕之 《早蝉》诗:“志士心偏苦,初闻独泫然。”
元 刘詵 《送范主一宪郎》诗:“庸夫老邱里,志士轻山川。”
丁西林 《妙峰山》第四幕:“他是一个爱国的志士,他是一个抗战的英雄。”

国语辞典

志士[ zhì shì ]

⒈  有理想、有抱负的人。
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「志士不忘在沟壑,勇士不忘丧其元。」
《文选·曹丕·典论论文》:「日月逝于上,体貌衰于下,忽然与万物迁化,斯志士之大痛也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志士"的意思解释、志士是什么意思由准夸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,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,以国事为己任,前仆后继临难不屈,保卫祖国,关怀民生,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。

2., 清朝末年,内忧外患,国无宁日,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,挽救民族的危亡。

3.**战争以来,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而壮烈献身。

4.古往今来,忧国忧民一直是文人志士写诗作文的主要内容。

5.亚米契斯是意大利著名的小说家,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。他博学多才、才高八斗,他的作品也是寓意深刻、朴实无华,可以称得上是惟妙惟肖、栩栩如生。

6.青春乃心境,而非年华;青春非现于桃面朱唇之艳,灵活矫健之躯,而现于志士之气,遐想之境,激情之盛。生命之泉,涓涌不息,青春常绿。

7.正因为醉生梦死的颓靡风气,才有了慷慨歌吹的仁人志士。

8.那时,日本侵略军入侵我国,爱国志士目睹山河破碎,莫不忧心如焚,纷纷奔赴抗日救亡前线。

9.志士嗟日短,愁人知夜长。

10., 那时,日本侵略军入侵我国,爱国志士目睹山河破碎,莫不忧心如焚,纷纷奔赴抗日救亡前线。